12月12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辦「加強博士後人才培養,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會。會上,為今年新設立的124家博士後單位授予了牌匾,其中包括6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北京京儀自動化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106家園區類博士後科研工作分站,涵蓋北京國家金融科技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以及12家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如北京市機電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此次大會還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及行業專家進行博士後工作講座,旨在提升北京市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水準,為首都高水準人才高地建設貢獻力量。
北京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荀連忠在會上強調,各相關單位應切實建設、管理和運用好博士後平臺,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貢獻博士後智慧。市區兩級政府也將全力配合,提供必要的服務支持。
截至目前,北京市屬博士後設站單位已達749家,在站博士後人數達到2138人。這些設站單位涵蓋了除軍事學外的全部12個學科門類,並廣泛涉及北京市的「高精尖」產業領域。特別是中關村科技園區,已設立538個分站,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近年來,北京市從管理制度、引才聚才、平臺建設、科研成果轉化等多方面入手,不斷加強和改進博士後工作。通過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北京市進一步做好博士後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明確了博士後管理、經費資助和服務保障的具體措施。同時,加大引才力度,市屬博士後招收培養規模持續擴大,進站人數年均增長率約11%。累計進站人數已達7928人,出站人數超過5000人,其中留京就業創業比例超過80%,成為各單位科研骨幹的中堅力量。
在優化站點平臺建設方面,北京市緊貼市場主體需求,持續擴大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設站規模,並鼓勵新型研發機構開展博士後工作。目前,已有京東方、微軟亞洲研究院等一批世界一流研發類企業設立了博士後工作站。博士後研究領域廣泛,與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度契合。
此外,北京市還積極推動博士後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鼓勵博士後在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中發揮重要作用。自2013年以來,在站及出站博士後已完成科研專案6000餘項,申請專利2600餘項,出版專著600餘本。科研成果的轉化不僅帶動了新產業的發展,還產生了超百億元的經濟效益。